2018年冬儲之后鋼價下跌15%,原因在于冬儲期間高產量疊加較高的冬儲情緒,無縫方管廠家庫存累積量較大,節后復工滯后,大量庫存導致貿易商產生恐慌性拋盤。
根據我們的模型,測算節后庫存高點為2011萬噸,介于2016年與2017年之間。在基建投資回升的情況下,需求韌性將延續到今年上半年,預計3月庫存去化速率將達到43.5萬噸/周,顯著快于2018年同期,與2017年同期的去化速度相當。在冬儲庫存總量較低而去化速度較快的情況下,鋼價有望繼續上漲。
節后鋼價將出現階段性反彈,但4月后面臨向下壓力。假設春節后采暖季限產結束,周產量在4月恢復到1010萬噸的峰值,同時考慮到地產新開工韌性較強,預計3-6月合計采購水平較去年同期增長1.2%,則庫存同比增速將在4月初出現回升,屆時鋼價將面臨向下壓力。